万病归针
体验式教育基地学真技术

  400-9699-808

首页 > 新闻资讯

经络微创针刺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白广阔1    陈丽惠2
1. 北京白广阔中医医学研究院 院长 北京 100089
2. 甘肃兰州安宁区兰飞社区卫生服务站  站长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心血管疾病(CVD) 属于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疾病,但是这一疾病的作用机制还并不完全明确,人体的大脑神经内分泌障碍会造成人体外周神经炎症及肠道菌群的破坏等,也是造成人体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经络微创针刺是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这一方面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经络微创;针刺;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变化也较为明显,除了高龄和性别及遗传等不可控危险因素外,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加,缺乏运动及空气污染加剧等可控危险因素也不断增长,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时候会造成人体机体出现血脂异常和炎症反应及端粒缩短等变化,从而使得全球CVD患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容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也更加严重【1】。
         一、针刺操作手法和方式 
        疼痛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针刺方式不当而产生的,正确针刺手法实施的时候可以防止出现疼痛的现象,甚至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舒适,根据不正当的针刺方式包含过度的强刺激或没避开毛发根部及血管或直接刺中毛囊组织及皮下血管等敏感组织等,一些针法例如燔针、蜂疗、火针、皮肤针等,其针感以疼痛为主。《黄帝内经》中对针刺方式的介绍比较多,例如络刺和毛刺及豹文刺等。这些刺法或浅刺即出针或刺络放血都不具有无酸和冷感及热感等,其实际感觉绝大多数只是疼痛,甚至是剧痛。针刺操作的时候由于疗效肯定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接受与应用。因此,毫针针刺手法对疼痛的产生也具有密切联系,中医经络微创针刺技术经过临床实验再次证明:使用正确熟练的手法能够达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疼痛的目的【2】。
        二、针刺对心血管活动调节影响
        (一)对心血管中枢的影响
        针刺治疗实施的时候,容易造成人体中枢出现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在进行心血管活动控制的时候,其神经核团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及脊髓等部位,内源性阿片肽对这些核团具有直接影响,使人体迷走神经活性增强的基础上抑制人体的交感神经活性。针刺在对神经核团内阿片类物质含量产生影响和调节的时候,可以促使人体心血管中枢的调节功能也受到直接影响,从而实现血压的有效调整。还有在对清醒大鼠重复应用电针刺激等情况研究的时候,能够有效得出rVLM 区脑啡呔转录和表达等方面的明显增加,这也提示电针对血压的效应与中枢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具有一定联系。同时可以有效激活心血管相关高级中枢Guo等,在相关研究中能够得出下丘脑弓状核和中脑导水管腹侧前区灰质中脑(vlPAG) 后参与针刺心血管效应。
        (二)对心血管反射的影响
        心血管反射是影响心血管功能的主要机制,在对心输出量和各个器官血管舒缩状况快速改变的过程中能够推动循环功能面对突然改变的机体状态得以有效调整,在对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满足的时候具备重要影响,Michikami 等通过记录心交感神经放电及改变颈动脉窦压力等方法,明确足三里穴位短期电针刺激能够推动交感神经活性的有效降低,促使动脉压力反射弧的调整更加有效。
        三、中医经络微创术针刺治疗心血管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病名主要有“胸痹”和“真心痛”及“心悸”等相关内容,《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之一,其中和针刺治疗相关内容的记载也比较清晰。临床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多数是西医治疗的方式,而在中医领域中也包含着多种方式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且具有显著治疗效果,这一过程中的针刺防治CVD的疗效更加显著。各种针刺治疗术在对人体经络疏导的时候可以有效调节气血运行情况,有效做到补虚扶正。中医经络微创针刺技术就是提现针刺过程中调节人体气血循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通过针刺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调和阴阳,这一过程中包含有特殊的中医理论和康复方式,在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3】。
针刺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和抗炎、抗氧化及稳定斑块等效果,可以从整体及局部等各个方面对脏腑气血功能进行调节。《黄帝内经》中根据针刺可以治疗胸痹心痛的记载,以循经选穴和辩证选穴为主要原则【4】。我国人口死因组成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慢性病及非传染性疾病占据的比例得以上升,在当前所包含着的慢性病死因中,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位列前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相对较高,因此监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对提升患者存活率存在着重要影响【5】。经络微创在对比针刺和药物治疗的相关疗效的基础上明确针刺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对针刺治疗机理需要深入探讨【6】。
结束语
        心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在人们寿命延长和治疗方式改善等基础上,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出现明显升高,这就需要对其治疗研究加强关注和重视【7-8】。中医经络微创技术针刺治疗具有特殊性的特点,针刺治疗的时候,需要患者对针刺的感觉进行描述,而通常来说针刺治疗过程中操作者如果出现感知信息偏差就会容易造成信息来源不正确无法得到有效的辩证施治治疗,这就需要加强针刺治疗的准确程度提升,明确针刺的治疗效应【9】。
参考文献
[1]崔晨,成泽东.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J].光明中医,2018,33(07):939-941. 
[2]赵利华,李雅彦,黄瑜,庞勇,许凌钧,黄鼎坚.不同进针法针刺内关穴对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05):625-628.
[3]王婷婷,万秋霞.针刺对心血管活动调节的影响机制及围术期相关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09):975-977.
[4]王芮,成泽东.基于大脑-肠道-骨髓轴探讨针刺治疗心血管疾病[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3):22-23.
[5]周钰点,舒晴,梁凤霞.从针刺影响心率变异性谈针刺治疗心气虚证[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06):67-70. 
[6]孟欣. 针刺治疗心血管病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7]郑宏,宴军.针刺内关穴治疗心血管急症的临床应用和思考[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4):678-679. 
[8]李响,郑雅元,王明敏,刘颖,肖俊杰,陈义汉.1990—2009年我国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文献质量的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02):92-98. 
[9]杨俊华,袁如玉,王丽,刘茹.针刺干预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7(06):534-535+548.
有一技之长,人生更自信

每期名额有限,早报名学费有减免!

机遇大于一切 成功高人一等

400-9699-808

  •    联系电话:夏老师13583729539 林老师13953193712
  •    邮箱:bgkzyyjy@vip.163.com
  •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8号1栋6层6197号
  • 公立机构联系夏老师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广阔中医医学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535号-1

技术支持:网富-网络效果营销机构